所以接下来十年,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?两个字:消费。
以前的家庭,一点点收入要分成三份:一份吃饭,一份交房贷,一份送娃上教培;
现在的年轻人流行躺平,不买房、不结婚、不生娃,房地产崩而不溃已经是大趋势,年轻人拒绝房贷,拒绝激娃,拒绝交配。
那就只剩下疯狂的、自我为中心的消费了。
你一个月挣2万人民币,以前贷款30年连二线城市的二居室都买不起,买了还要跌,家庭财务极其脆弱,一家三口期望全都在孩子高考和房地产里;
现在你一个月挣2万人民币,除去一点点房租,剩下的钱完全可以高频率吃外卖、吃海底捞、吃日料、吃和牛、喝奶茶、换手机、买冲锋衣,买奢侈品牌包包和鞋子,买大牌化妆品和护肤品,听演唱会,坐飞机,到三亚和泰国旅游,买新能源汽车,泡夜店,直播打赏,游戏充值,加入粉丝团上舰长。
换一种生活方式,重新计算一下,你会发现2万人民币是一笔巨款,如果每个月全部花掉,就能提升巨大的幸福指数——只要你认准了“不买房、不结婚、不生娃“的三个大前提。
现在所有人都惊讶于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年轻人的消费疯狂程度,简直是“末日狂欢“即视感,旅游到处都是人,中高档饭馆排长队,奶茶喝不完,淄博烧烤一座难求,游客们疯一样涌向香港/泰国/三亚/新加坡,以为年轻人是“疫情三年在家憋疯了“——其实恰恰相反,是疫情三年刚好遇见了房地产崩盘和人口快速老龄化,年轻人顺水推舟,索性亲自帮助这个进程加速。
所以我建议你要经常读一读日本历史:
1990年代,日本泡沫达到顶端,东京房地产估值能买下整个美国——于是日本人也彻底放弃买房,把日元换成美元,到处消费投资:普通人买名牌包包,买房,买豪车,不仅在东京买,还要飞往世界各地买;日本富豪财团(代表人物是孙正义)到美国投资公司,收购企业,投资商业地产,大量投资股票,办大学,设立各种基金。
所有人就是不接盘日本的房地产,不在日本生孩子,让日本泡沫破裂,所有人把资产财富转移清空,投资消费吃干抹净,把资产泡沫和一大堆债务问题留给政府——这是当年政府一手造成的,今天政府也应该一手解决。
今天中国的年轻人,除了自己手里的人民币没办法购买成足够多的外汇以外,某种程度上各个方面跟当年日本人如出一辙:既然地方债、城投债、基建、房地产都是烂账,央行越放水,社会面越通缩,那就让它继续烂下去——我只管消费狂欢。
消费狂欢没看到,消费降级持续不断